
【編者心語】
邰麗華從無聲世界走來,用她的心靈,用她優(yōu)美的形體語言,用她對事業(yè)和人生火一般的大愛,讓“千手觀音”一鳴驚人。她用舞蹈告訴世界:這就是中國殘疾人的特殊藝術(shù)。
無聲世界中最美妙的音樂
邰麗華 自述
小時候我有一個夢,夢想有一天我能在舞臺上輕舞飛揚。如今,我知道,是大家的愛讓我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
現(xiàn)在,我的夢是希望聾人可以“聽”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殘的朋友可以“行走”!Ⅺ惾A
舞蹈是我生命的另一種語言
2歲時,因為高燒注射鏈霉素,我永遠失去了聽力,說話能力也隨之喪失。從那以后,我雖然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卻茫然不知。直到5歲那年,幼兒園的小朋友輪流蒙著眼睛玩辨別聲音的游戲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異,頓時傷心地哭了起來。
因為失聰,我的人生變得殘缺。我聽不見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聽不見父母的輕聲呼喚,聽不見……但正因為這份殘缺,我發(fā)現(xiàn)了生命中另一種語言——舞蹈;也因為這份殘缺,我取得了現(xiàn)在的成就。在我心中,舞蹈是一種看得見的、彩色的音樂,是一種能夠表達我內(nèi)心世界的最美麗的語言。
我7歲進入宜昌市聾啞小學。學校里有一門特殊的課程——律動課:老師踏響木地板上的象腳鼓,把震動傳遞給站在木地板上的聾啞學生!芭椤⑴、砰……”,那有節(jié)奏的震動,通過雙腳傳遍我的全身。一剎那,我震顫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的體驗,就像一股強大的電流撞擊著我的心,令我情不自禁地趴在地板上,用整個身體去感受那最美妙的聲音,我興奮極了!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那是一種屬于我自己的語言,一種可以讓我盡情表達對生命感悟的語言。從此,我對舞蹈產(chǎn)生了深深的迷戀。
13歲,我只身到武漢上中學,舞蹈方面的才藝開始在一些場合嶄露頭角。15歲,我幸運地被中國殘疾人藝術(shù)團選中,此后,開始正式接受舞蹈訓練,過起了邊學習邊練舞的生活。剛開始學習舞蹈的時候,我的舞蹈基本功是最差的,甚至連踢腿都不會。老師考查我的第一個舞是《雀之靈》。對于沒有專業(yè)基礎(chǔ)的我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天塹。壓腿不到位,提腿不準確,手位不協(xié)調(diào)——在老師看來,我關(guān)于舞蹈的一切似乎都不盡如人意。最后,老師干脆將我一個人扔在了排練室里。
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我繼續(xù)跳舞。我每天擠出大量的時間練舞,練得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這種努力終于讓我獲得了回報。起初,我只能原地轉(zhuǎn)幾個圈,半個月以后就能轉(zhuǎn)到二三百圈。我憑著記憶、重復、再記憶完成了《雀之靈》。
17歲,我給自己重新確立了一個人生目標:考上大學。我深知知識對一個人的重要性。1994年,我和普通人一樣通過高考考上了湖北美術(shù)學院,成了這所大學里的第一位聾人學生。我學的是裝潢設(shè)計,由于無法聽老師講課,學習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每次,我都坐在第一排,用眼睛看老師的口型,看老師的板書,用心領(lǐng)會。下課后,我借同學的筆記,認真抄寫領(lǐng)會。我只能比大家更加勤奮努力,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4年的大學生活飛快地過去了,我不僅以優(yōu)異的成績拿到了美術(shù)專業(yè)的大學學位,同時還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我設(shè)計的《珍酒系列》包裝,還在湖北省獲了獎。我很慶幸自己學了4年美術(shù),因為這可以讓我在表演的時候,把音樂轉(zhuǎn)化成色彩和美麗的圖畫。
用感恩的心前行
人生,都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看待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圓滿,然后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我從小就很樂觀,而這種心態(tài)主要源于家庭,源于學校,源于朋友。
也許由于從小失聰,父母和身邊的人就多給了我一份關(guān)愛和呵護。我還清晰地記得父親省吃儉用給我買的第一雙舞鞋。小時候,我非?释麚碛幸浑p自己的舞鞋?墒羌揖忱щy,為了給我治病,家里早已負債累累,母親也辭掉了工作,全家的生活重擔落在了父親一個人身上,我們就靠他每個月50多元的微薄工資度日?墒羌毿牡陌职诌是發(fā)現(xiàn)并滿足了我那奢侈的愿望。生日那天,他給我買了一雙白色的舞鞋。要知道那時候一雙舞鞋可是我們?nèi)野雮月的生活費!手捧那珍貴的、潔白的舞鞋,我真害怕踩到地上把它弄臟了。我在床上跳啊跳啊,臉上流淌著幸福的淚水!
大學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然而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始終與我相伴、給我鼓舞和力量的舞蹈生涯。
作為一名聾啞人舞蹈演員,雖然我的藝術(shù)道路并不平坦,而且灑滿了艱辛和汗水,但更是鋪滿了陽光和夢想。
對于一個舞蹈演員來說,藝術(shù)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在臺上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如果不允許,也將把所有的東西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藝術(shù)團的孩子們。
用平和面對一切榮譽
從15歲開始,我就隨著中國殘疾人藝術(shù)團在國內(nèi)外訪問演出。迄今為止,藝術(shù)團已經(jīng)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出訪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1992年,在著名的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舉辦了被稱為人類藝術(shù)盛會的“無國界文明藝術(shù)節(jié)”。前來演出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舞蹈家、音樂家。我們是唯一的殘疾人藝術(shù)表演團,被贊譽為“美與人性的使者”。
2000年9月,中國殘疾人藝術(shù)團,來到世界頂級的藝術(shù)圣殿——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那富麗堂皇的展室、走廊以及前廳,掛滿了100多年來在這里演出過的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shù)家肖像,以及許多經(jīng)典劇目的海報。在這里,我一幅一幅地巡視,想找到一張我們中國人的照片。突然,一幅我身穿《雀之靈》演出服的巨型海報,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令我大吃一驚。那是卡內(nèi)基音樂廳里唯一一張來自中國的劇照。剎那間,我驚呆了!滾燙的淚水禁不住奪眶而出。
在波蘭,我演完舞蹈《雀之靈》之后,謝完幕,就退到后臺換下服裝,準備下一個節(jié)目的演出。這時,主持人來到后臺對我說:臺下全體觀眾,包括波蘭總統(tǒng)夫婦,一直不停地鼓掌,等著你再一次到臺前來,和大家見見面。可是,看到我已經(jīng)卸下裝,在換下一個節(jié)目的衣服,已不便再出場時,她只好遺憾地走到臺前對觀眾說:“對不起,由于演員是一位聾啞姑娘,她沒有聽到大家這么熱烈的掌聲和邀請聲,正在換服裝準備下一個節(jié)目的演出,無法再出來和大家見面!辈簧儆^眾還為我聽不到他們熱情的掌聲而流下了熱淚。
2003年6月中旬,我們成為內(nèi)地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非典”時到香港演出的藝術(shù)團體。面對肆虐的“非典”,人們到底能不能來看演出?當時大家心里都沒有底。但是演出那一天,人們提前一個小時,從四面八方來到香港文化中心,紛紛摘下口罩,相互問候,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失去了聽力,我是不幸的,然而我又是幸福的。祖國和人民將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wù)、巾幗英雄和全國殘疾人自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等榮譽授予我這樣一個普通的殘疾女孩兒。我和我的伙伴們一直用一顆平凡、樸實的心面對我們所獲得的一切。現(xiàn)在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我們希望全世界更多的人欣賞我們的特殊藝術(shù)。
我想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世人:
殘疾不是缺陷,而是人類多元化的特點。
殘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
殘疾人也有生命的價值。
我們殘疾人不僅僅渴望“平等”參與,我們正在以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和全人類一起,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阿旋整理)
。ū疚恼幾浴洞髳鄄坏埂60位愛心人物的生命之光》,山川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中國教育報 201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