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看了央視的朋友欄目,那一期的欄目恰恰是一期懷舊的節(jié)目。我聽到了我很喜歡的歌曲,那些都是一些老歌,很多人都不理解,像我這樣的青年人怎么會喜歡那些老歌曲,怎么會喜歡那個時代。其實,難道只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才有理由懷念和喜歡那個時代嗎?
坦率的講,我是80年出生的,保守的講我是6歲時開始懂事,也就是86年我開始漸漸的明白這個世界。我所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呢?在我很小的時候很少聽說這個世界有妓女,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開始聽說在這個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新鮮事物——姘頭,在我整個成長的每一天里,我都生活在恐慌之中,每一天都能從同學們那里聽說在我們這個社會里新出現(xiàn)最新的“有意思的新聞”,而社會上每一條這樣的新聞都足以使成年人感到臉紅心跳,更何況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呢?
后來我聽到的社會上這樣的新聞越來越多,簡直日新月異,花樣翻新。我有時候也在困惑,我們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我后來才知道,我們這個社會在86年——96年恰恰是娼妓現(xiàn)象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地下到公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恰恰發(fā)生在我國改革開放程度越來越深化的時期。而這種現(xiàn)象在毛澤東時代恰恰是沒有的。坦率的講,我沒有出生在毛澤東年代,我也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那個年代到底是什么樣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在今天我們仍然能夠從歷史的紀錄片中和書藉中窺見那個時代。我們可以在紀錄片中看到人們喜氣洋洋的從事著集體勞動,勞動是那么苦,然而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而這種現(xiàn)象在我們現(xiàn)在還能看到嗎?
從我小時候聽說某同學為了當班長,在放學后給老師送一籃雞蛋到高中時某同學為了到年級的重點班讀書給校領導送去幾萬元錢,我能夠感受到在我漸漸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這個社會的腐敗程度在逾演逾烈.然而,據(jù)我所知:這種現(xiàn)象在毛澤東時代是很少有的。這種現(xiàn)象也是在改革開放逐步深化的時候愈演愈烈的。難道社會上發(fā)生的這些變化,只有經歷過毛澤東時代的人才能感覺到嗎?
還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親戚們聚在一起吃飯,(那個時候,大家的公資都差不多,)大人們在桌上吃飯,我們小孩子們在桌下玩耍,很開心,那段和諧的,其樂融融的時光真的很令我難忘。隨著我的長大,親戚們之間的吃穿漸漸的就有好有壞了,三姨家裝修得金碧輝煌,他們可以每餐到飯館去吃,而我們家依舊貧窮。這幾年之間,親屬之間的貧富之差就有這么明顯,我這個出生在80年代的,沒有經歷過毛澤東時代的年輕人,難道就感受不到在改革開放的這些年來,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在拉大嗎?然而,據(jù)我所知,這種現(xiàn)象在毛澤東時代是很少有的。
漸漸的,我開始對毛澤東時代產生了模糊的敬仰和向往,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我所不愿看到的那些現(xiàn)象,在毛澤東時代都沒有。從80年——2004年恰恰是改革開放逐步深化的過程,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是不是應該靜下心來,認真的反思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