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說話
辛子維
除非啞巴和咿呀學語的娃娃,誰人不會說話,何論之有?
“會說話”,泛指對人在語言使用上最起碼的要求。人們常說的“真會說話’’和“怎么能這樣說話’’,又是指“會說話’’的人,在語言運用上的科學或不科學的極其樸素的評價!皶f話”前加一“真”字,是對用語科學、恰當、讓人聽之愉悅的贊譽;相反,“不會說話”,則說明用語不當、詞不達意或不禮貌……多半是一些生硬、埋怨、指責甚至陰陽怪氣、挖苦之類的損話,讓人聽了刺耳、反感……
科學地使用語言,是一個人健康成長和事業(yè)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詩言志,歌詠言”,詩人以高度概括的詞句表達心志,而歌唱家則以高亢、圓潤的歌喉、優(yōu)美的音符代表語言表達感情。語言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感情交流的重要武器和手段,同時,也是每個人性格的一種表象。在同樣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性格開朗,心胸豁達的人,他的語言充滿著寬容與鼓勵,語言是幽默和風趣的,也是人們最樂意聆聽的,因為它能給人以愉悅和啟迪。
性格豪放,外向型人,往往快人快語,先聲奪人,想啥說啥,有口無心,只顧傾吐表達,根本不考慮效果。這種人坦蕩的胸懷,人們也可以接受,尤其熟悉其情況的,雖偶而有過激傷人之處,或含有可笑之詞,但多為仗義執(zhí)言,亦頗受人贊賞。其中有的人,不善思考,語無倫次,言不由衷,主題不明使人不得要領;還有的喜歡啰嗦重復,惹人心煩!
性格沉靜,內(nèi)向型人,平時不愛說話,少言寡語,喜清靜,不善交際。但在語言表達上,一種情況,話少而精,可謂“一言九鼎”;還有一種情況,話雖不多,但很難聽,猶如炸彈爆炸,或如一記悶棍!俗稱“把人頂?shù)侥蠅ι稀薄?傊安圾Q則已,一鳴驚人”!
至于粗話,臟話之類,在大社會里實難避免,這和文化素養(yǎng)有關。一旦聽到,可不予理睬,隨著整個社會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此類話自然也就少了。
但最為可怕和令人反感的有兩種話:
一是:教訓、埋怨、指責之話,讓人聽了難受:
二是:阿諛、奉承、見啥人說啥話,滿口虛偽之詞,讓人聽了肉麻!
這些都不能算作會說話!
人有頭有臉,臉部既有布局合理的五官,一旦有“一官”不健全有缺陷,就不能算做一張完整的臉。但如若沒科學合理的語言配合,再漂亮的臉蛋,也不能算做一個有臉面的人。
非常有趣的是:人的五官按照比例科學、合理地安排在一張臉上,并有著嚴格科學的分工和必要的合作,它們的作用,筆者已在《五官新說》中作了闡述,這里不再贅述。但就嘴巴的功能與作用,因與本文密切相關,還需敘述一番。嘴只一張,主管吃、喝,一旦鼻塞還得兼任喘氣,任務繁重,最好勞逸結(jié)合,吃、喝、喘氣之余,唱唱歌、吟吟詩、吹奏管樂,盡量少說話。因有“言多必失”、“禍從口出”、“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之患。少說,不是不說,該說必說,“說話要注重政治”,要說到點子上,語重心長,精煉簡明,有風趣、感染,甚至作長篇演講,口干舌燥,也在所不惜!但切記不負責任的亂說,如胡說八道、信口雌黃。為避免是非,有話當面說,千萬別背后說;還有一種傳話,要傳好話、真話,利于團結(jié)的話,“不要隨人說短長”。
總之,語言通過聲帶嘴巴傳遞,嘴巴服從大腦指揮,但大腦系意識支配。意識,又是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覺悟、觀念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
說真話,不說假話;說好話,不說壞話,實話實說。
正確利用嘴巴,科學使用語言。通過語言,給人以鼓勵、安慰、愉悅、啟迪,才是人存在的價值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