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降京畿,祥瑞臨福門。己亥龍?zhí)ь^前,著名文化學者賈福林先生就中國工匠精神專題在瑞寶商學院做了首場講座,贏得滿堂彩,其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圖文并茂、故事帶入的主講風格,尤其受人歡迎。 來自安徽、江蘇、河北等地的世傳家傳國寶大匠與身在北京的同道人士匯聚一堂,一起享受了“福林藝術大餐”。
工匠,古代被稱為“百工”,指手工業(yè)者,是社會成員之一。工匠精神在中國自古有之,F在,透過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古代工匠們實干、堅韌、負責、精益求精和知足樂觀的推動文明前進的一種力的內核。
“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傳說歷史記下了 舜早年在河濱制陶時的剪影以及他帶動周邊人們制作陶器而杜絕粗制濫造的事跡。舜帝之后,夏朝的“奚仲”、商朝的“傅說”和春秋戰(zhàn)國的“慶”等等工匠開始出現在史書之中,其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也逐漸被人們認知和稱贊,從而形成獨特悠久的神韻。
當今,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報告賦予了 “工匠精神”時代內涵,這對于弘揚工匠精神和堅持繼承中發(fā)展、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思想有深遠意義。
賈福林緊緊扣住時代脈搏,不僅僅對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創(chuàng)新精神有所講解,更重要的是他能帶動與會者共同參悟、共同領略、共同生發(fā)人們對于美好品質生活的向往之心。
八千年前的古笛,紅山文化時期的祖先雕塑、玉雕、青銅器,最早的活字印刷經文,紙鈔雕版,精美的瓷器、雕漆、樂器……大家一邊聽著賈福林老師的講解,一邊欣賞著中國古代工匠的杰作圖片,誰心中沒有涌起陣陣贊嘆而學習而創(chuàng)作的美好漣漪呢?再看看當代中國工匠——科學家、藝術家研發(fā)的神奇的玉兔號月球車、堅固靈巧的蛟龍?zhí)柹詈L綔y器、風馳電掣的復興號高鐵和那海面上宛如優(yōu)美圖畫的港珠澳大橋,又有誰不為中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擊節(jié)叫好呢?
安徽鳩茲博物館的館長、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宜興紫砂大師的傳人前些年聽過賈老師講過太廟祭祀文化、北京中軸線申遺、禮樂文化以及傳統文化與創(chuàng)意策劃、祖先崇拜與中國文化復興等許多專題,此次聽聞他講解中國的工匠精神之起源、發(fā)展以及工匠精神的核心與傳承、著名的中國工匠和他們的故事、中國的工匠精神的特征及其與外國工匠精神的異同,內心更是充滿喜悅。
現場的人們被一種學習探究的氣氛感染了,紛紛屏住呼吸,睜大眼睛,不時靜靜地用手機拍照保存。原來從《伏羲女媧圖》能看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引出工匠精神的遺傳密碼;原來周代開始把工匠列入禮樂制度的國家戰(zhàn)略;原來古代工匠珍品玉雕——海東青的典故這么有意思;原來中國工匠精神的靈魂——魯班為代表的民間工匠的歷史功績這么偉大!
感動之至,“中國葫蘆藝術第一人”劉保秋先生,將他繪制了一個月的“壽星葫蘆”當場贈送給賈福林先生,并表達了美好的祝福。賈福林先生對此深表感謝,他還表示一定要把瑞寶商學院工匠研究中心辦成全國大師工匠之家。
“工”字,毛澤東早有解釋:上一橫代表天,下一橫代表地,中間一豎代表工人頂天立地;“匠”字,有治理之意。古人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所以,工人偉大,工匠難得。
工匠精神應該大力弘揚。
【附】:主講人賈福林,多年從事中華祭祀和禮樂文化研究。2018年榮獲中華首屆“炎黃獎·人文國學獎”,出版有多部禮樂學術研究專著和非遺傳承專著。多年在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太廟國學大講壇、中國園林大講堂等主講“禮樂文化的現代價值”“祖先崇拜和中華文化復興”“中國的工匠精神”"傳統文化與創(chuàng)意策劃"等重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