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㵘㵘”想到的《反對黨八股》之文應時
作者:陳先義  來源:大愛網  時間:2024/2/18  瀏覽:1319

                            由“㵘㵘”想到的《反對黨八股》之文應時       

                                                                       陳先義      昆侖策研究院

                                                                   (原標題:陳先義:又一股歪風在流行)


       不知道你發(fā)現沒有,過年期間,自從央視推出了“龍行龘龘”這個新詞之后,當初人們還感覺很新鮮,但漸漸地,大家就覺得不對勁兒了,由媒體推出的各種生僻字、怪異字扎堆涌現。除了“龍行龘龘”,還有“前程朤朤(lǎng)”、“生活䲜䲜(yè)”、“百業(yè)骎骎(qīn)”、“財運㵘㵘(màn)”等等,眨眼之間,我們仿佛又回到了秦漢年代。許許多多藏在故紙堆里本已發(fā)霉腐爛的字,不知何故,集體還魂了。于是,為了寫這些和讀準這些字,人們翻辭海、查詞源,其中不少就是已經在字庫里稀少出現或者沒有了。
        到底怎么看這個事?我看非常值得研究,到底是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還是其它,我看這是個大問題。在我看來,央視作為最為重要的媒體,帶了一個極其不好的頭,它助長的是語文文字的倒退,有裝腔作勢之勢,無傳承文化之意,完全是審美上的一種低級趣味。

73bc700b147a6ba961127b6c445a703.jpg


         毛主席在《反對黨八股》中曾列舉黨八股八大罪狀,痛批那些以脫離群眾、讓百姓看不懂、不明白的生僻怪語、怪字,以為自己便有水平,便高人一等的做法。毛主席表示深惡痛絕,把這種現象看作為敗壞黨風文風的敵人,號召全黨非要根除不可。眼下由發(fā)霉的古字突然被重新挖掘包裝起來,這種現象不可小覷,因為這種風氣的敗壞就是黨八股的又一種在資本橫行年代的最新表現。
         這種表現的特征就是以蔑視群眾為光榮,從語言污染和腐敗開始,弄一些玄而又玄的提法,讓老百姓一頭霧水。這些年,老百姓對經濟問題的一些打著改革名義的新理論之所以稱看不懂,就是因為這些。一些公知們慣用的就是這樣一種手法。你老百姓看不懂了,就沒有辦法質疑和批評。何況在引導上又提倡“不爭論”,所以一些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始終在橫行無阻。那些戕害我們經濟發(fā)展的所謂“接軌”理論害得我們搞了幾十年改革,忽然間百姓變窮了,國庫好像也不充實了,弄得老百姓好像一下子打回到了原型。這一切,都是利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新詞洋詞,愚弄百姓的結果。
       文字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毛主席在《反對黨八股》中號召,語言文字進步的標準就是讓田間地頭的草民百姓聽得懂看得懂,而不是用一些生僻古怪的語言文字去糊弄百姓。繼承民族文化傳統要以老百姓能夠接受為標準。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社會語言學之父陳原就在《語言與社會生活》中說,“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充斥著許多看起來很正確,但實際上已不傳達任何有效信息的語言,那么語言有什么用呢?這是我們經歷到的一種污染災難!
        陳原先生說這是災難,這話說到了要害。事實其實就是這樣,語言污染的危害,其實比環(huán)境污染更可怕,因為語言污染,最后毀害的人的靈魂,環(huán)境污染給身體造成的損害,只要換到干凈的地方,假以時日,尚可以調養(yǎng)。但是語言污染帶來的精神損害,往往終身難以治愈。
         這些年,我們在黨八股問題上,在語言脫離群眾的問題上已經走的太遠了。這個“龍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之類,不過是一種典型表現,是打著文化傳承的名義,對廣大群眾的一種蔑視。特別是主流媒體帶頭這樣做,這種審美觀念是一種倒退。其實,在考慮滿足群眾娛樂需求的同時,必須追求高尚的審美趣味。
          今年春晚的個別節(jié)目審美趣味是很值得商榷的。比如那個歌曲《難忘今宵》的重要節(jié)目就不怎么樣。群眾批評說:“黃某某唱出了寡婦的心酸、光棍的煎熬、大齡剩女的惆悵、囚犯的悔恨、低保戶的艱難、失業(yè)者的無奈!边@個本來是全民喜慶的節(jié)目被唱出了這種感受,你能說節(jié)目過審過程不需要反思嗎?群眾給出的許多適合演員可以說都會唱出人民的喜慶,唯有這個黃某某外加幾個準娘炮的表演,大大破壞了人們的節(jié)日喜悅歡樂之情。群眾的批評雖然有幾分刻薄,但是多少說出了問題的實質。實在值得相關媒體三思。
           我們有些機關部門,自以為用那些生僻古怪的字詞便是顯得了水平。其實,這是大大錯誤,你向群眾講話是干什么的,是要群眾懂得明白你的講話,而不是要群眾一頭霧水。筆者曾經參加過給某個領導起草講話的活動,結果第一次碰頭會主持人就說,今天不動筆寫,就是想,想什么?想那些別人沒有用過的古字怪詞新鮮詞,這樣才能讓領導一鳴驚人。我頓時幾分驚訝,這樣一種出發(fā)點,這不是糊弄群眾嗎?問題是現在各級領導的講話,那些省部級司局級大人物的侃侃而談,基本上就是這樣一些習慣套路。
          所以,群眾就經常批評一些似是而非的古怪詞匯。比如,裁員和失業(yè),似乎是嫌這兩個詞丟人似的,偏偏叫靈活就業(yè)、優(yōu)化,或者慢就業(yè)。比如,前些年用一些新詞將某種行為污名化,于是就有了“惡意返鄉(xiāng)”“惡意討薪”“惡意躺平”這些極其荒唐的說法。你給有關部門工作提點意見,說你是“帶節(jié)奏”“吃人血饅頭”等等。明明是減產不說減產,卻說這是“負增長”,明明是貧苦戶、返貧戶,不,表達時一定要說時“待富人群”。這種文字游戲,實在讓人啼笑皆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種破壞語言,造新詞說假話的歪風,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惡劣程度。這種歪風造成的結果,讓我們的高層難以了解基層真相,把被歪曲的事實當成了普遍現象,結果很難做出正確而果斷的判斷。

     “龍行龘龘”、“前程朤朤”之類,不過是語言文字被惡意污染的表現之一,生活中這類情況已經充斥于方方面面。像治理環(huán)境污染一樣,下大功夫治理語言污染,根除黨八股給我們的工作造成的危害,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去年,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我們的漢語作為聯合國主要使用語言,在這個時候,我們保護我們的語言安全,時下顯得更為迫切。現在,對語言傷害最大的是某些短視頻,滿篇就是錯別字,已經讓人不知就里。試想,既然你把它作為新媒體看,為什么就不能加以嚴格管理和清理呢?比如,只要在錯別字標準上不達標,就可以停止經營,你試試看,不信解決不了。一個簡單辦法就會立即生效。問題是這是私營媒體,沒人過問,因為這與資本有關。但凡一掛上資本,便無所措手足,這就是眼下的頑癥所在。
         漢語的星空本來璀璨無比,無數先賢的經典詩文,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照耀著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天空?上,今天的漢語世界,充斥著空話、大話、假話、廢話,甚至臟話,讓人絕望窒息。親愛的同胞們,保衛(wèi)我們的漢語,維護它的純潔性,每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哪怕它貴為央視、貴為人民日報,在語言文字問題上,都應該也必須責無旁貸地自覺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要聞過則喜,不要動不動就動用權力去搞刪稿公關,那不是我們黨的作風。當然也包括對待本文。


(作者系著名文藝評論家、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人才匯聚 | 互信同心 | 大愛基地
Copyright @ 大愛網 All right reserved. ICP備案號:京ICP備11029600號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