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神州情未了
作者: 王建設  來源:大愛網(wǎng)  時間:2011-5-12  瀏覽:3379

泱泱神州大地,多乎56個民族,浩瀚博然的文化遺留,多彩多元的民俗風情,向為世界所矚目。5000年歷史文化,乃中國的國風所在,堪為中國文化最具價值的空間寶庫。

如果能對全部的多民族進行系統(tǒng)的實地考察,萃集中國各族群多元文化的精華,以期喚醒人們對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如果這樣的考察不是由政府組織,而是以個人的綿薄之力去行為,我們不難想象個中的艱澀——資金、交通、身體、氣候、安危,來自自然的、意外的、毅力的……

此刻,他正再次起程赴祖國的西南邊陲,進一步考察瀕臨變體的、被世界人類學家譽為“人類學活化石”的、摩梭人宮布拉措母系氏族家庭不可逆轉(zhuǎn)的裂變現(xiàn)象。

初涉文化苦旅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正是改革開放方興未艾的時代,經(jīng)濟、效益、利潤、經(jīng)商、生意、下!幌鲁闪俗顣r髦的詞兒,人們最渴盼的事是著腰里的錢袋子能漸漸鼓起來,最夢想的是日子能一天天富起來。

1983年,他“停薪留職”下海了,一個面部棱角分明,雙眼炯炯有神,180的偉岸男人。管祥麟,來自安徽淮北發(fā)電廠因工傷殘的職工、工會圖書管理員。但他不是經(jīng)商做生意賺錢,他是為了一個理想的追求,為了圓一個探尋民間文化藝術的夢想。828日那天,他騎上自行車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fā),沒有鮮花掌聲,也沒有禮儀典式,悄悄的一個人,帶上行囊睡袋、充氣筒、修車補胎家什,兜里僅揣著三十幾塊錢。當是時,中國藝術界大師劉海粟、張仃正大力呼吁搶救民間藝術,認為民間藝術是母體的藝術,具有金子般的價值。

那年,經(jīng)過六、七個月的時間,往返北京多次,管祥麟終于拿到了有關部門簽發(fā)的關于同意他搞民間藝術考察的批件,于是毅然下海。但他下的不是趨之若騖的商海,而是未知的苦海。

管祥麟第一次踏上征程時,就鎖定了自己的目標——獨自考察民間藝術,搶救性征集民間文化實物。所以,他的旅途與“景色”無關,與“探險”無關,他所進行的是一種生命個體“文化自覺”的親身體驗,是一場“尋找民族文化之根”的“戰(zhàn)役”,他甚至覺得這不應該被稱之為“旅行”,確切地說應該是田野調(diào)查。

在這個過程中,管祥麟遇到一位影響了他一生的人——當時的浙江省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劉文滬。劉館長對他說:“你的想法無可非議。但是,如果你能加入到搶救民間文化的事業(yè)中來,將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劉文滬建議他把“環(huán)行”目標放在收集研究民間藝術上,加之管祥麟一路走來,接觸到各種各樣令他驚嘆不已的民間藝術品,親眼目睹它們正在遭受自生自滅以及人亡藝絕的境地,于是,他在“攝影寫生”計劃中加入了“收集研究民間藝術”一條,而這一條,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逐漸成為他活動的主導。

與他邂逅同行的也是一個對藝術滿腔熱忱的年輕人。當他們經(jīng)溫州到瑞安的時候,正趕上公安部懸賞通緝東北“二王”兇犯。他們倆正好一高一矮,特征頗為相似,加之蓬頭垢面,于是被當?shù)毓矙C關拘留。從瑞安看守所轉(zhuǎn)押至溫州市公安局,關入大牢,與重犯相伴,任憑他抗議、絕食,都無濟于事。直到與單位聯(lián)系上,證明了清白時,他們已在大牢待了92小時。 

當管祥麟憶起心潮澎湃的往事,讓人感受到了屬于那個年代青年人的理想氣質(zhì)。

  他生怕母親擔心,來了個“先斬后奏”,走了再給家里寫信。沒想到剛走到溫州,早上他去旅店的柜臺結賬,突然在住宿登記本上看到一行很熟的字,這不是母親的字跡嗎?真是巧合,原來他母親一路追尋兒子的行蹤,希望管祥麟放棄這充滿危險的考察,母子倆昨晚竟同住一家旅館!服務員說她剛走不久,管祥麟立刻飛奔了出去。一見到他,母親的淚像斷線珠子似的,哭著要拽他回去。他硬了硬心說,自古忠孝難兩全,既然決定了,就不回去了,娘養(yǎng)兒一時不能養(yǎng)兒一世啊。

  那晚,媽媽買了2斤肉,向住宿的旅店借了鍋給他做紅燒肉,吃了再走。他邊吃邊流淚,至今他還依稀記得那味道,這輩子從未吃過那么香的紅燒肉。

  第二天走的時候,都沒跟母親說聲再見,更不敢回頭,怕一回頭就走不了了。常言道母子情深,砍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啊。他說:“人不能什么都要,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要失去很多。我欠我媽太多了,這輩子都還不了”。

1983年年底,同伴因為畏懼艱難終于在海南與管祥麟分了手。

但管祥麟是個不輕易回頭的執(zhí)著漢子,隨著考察的逐步深入,管祥麟愈發(fā)感識到民間文化保護的緊迫性,也對民間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續(xù)與弘揚,必定要從滋養(yǎng)它的這塊沃土中得到繁衍的根系。

他認為:“民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DNA。但是由于種種歷史偏見,民間文化并沒有處在與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它們大多憑借口傳心授、以相當脆弱的方式代代相傳。一旦沒有傳承人,就如斷線風箏,頃刻消失”,“民間藝術文化最寶貴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種情感的延續(xù)”。

  198411月,管祥麟離開瀘沽湖,經(jīng)四川大涼山,翻越巍峨的秦嶺,進入陜西關中,再蹬上寧夏六盤山,于1985年夏到達青海。沿途馬不停蹄的考察、采風、博物,收獲頗豐。1986年初,他在翻越一座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省玉樹縣時,因一場車禍,自行車與迎面疾駛的卡車相撞,他如肉彈一樣從卡車上方飛了出去,撞成重傷,考察也被迫中斷。但管祥麟的義行壯舉,被關山月、廖冰兄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的空前偉舉! 

此次“環(huán)行” 管祥麟歷時2年零4個月,由南國到塞北,途經(jīng)15個省、自治區(qū),1000多個村寨,尋訪22個少數(shù)民族,行程4萬公里,歷經(jīng)風餐露宿、寒暑饑渴、夜半狼襲、被劫、青霉素過敏休克、餓昏險遇棕熊、差點被“活祭”…… 這其間,他六遇死難磨礪,拍攝了萬余幅照片,錄制了40多盒民間音樂磁帶,征集到3000多件珍貴的民間藝術品,寫下了近百萬字的考察筆記。 

管祥麟不否認,24歲開始騎一輛28英寸黑色自行車,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fā)的那一刻是“心潮激蕩”。當時他還是淮北發(fā)電廠工會圖書管理員的時候,自學了一些民間美術,于是,準備以“采風”的目的“下田野”。出發(fā)前,他從劉文滬的手中得到了一份《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籌備組文件》。雖然該文件只有薄薄6頁紙,卻成為他行走天下、發(fā)掘民藝的第一份“官方參考”。他正是按照業(yè)內(nèi)標準,為民間藝人設立了600多份檔案,對數(shù)百種民藝種類的特征、流變、內(nèi)涵、現(xiàn)狀與藝術表現(xiàn)形式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記錄與收集,管祥麟還夢想有一天自己設立一座民族民間藝術的博物館,將這些屬于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瑰寶還予社會。

孤獨再向天下行

那次車禍后,管祥麟邊調(diào)養(yǎng)將息,邊工作。他一方面利用“圖書管理員”的職業(yè),查閱了大量民族文化資料,對已有的藏品進行研究。另一方,他仍在積極籌措經(jīng)費,為第二次考察積蓄力量。終于,到了1998年,管祥麟再次出征。這一次,他走了3年多。

12年前不同,時代的進步讓他爭取到北京吉普、樂凱膠卷等公司的物資資助。前次考察的非凡經(jīng)歷,使他更加堅定了“為祖國民族文化事業(yè)做出奉獻”的人生目標。同時也感到,順利完成這一艱難復雜的特殊使命,必須借助現(xiàn)代的交通工具——汽車。他把北京吉普公司生產(chǎn)的切諾基作為首選車型,認為其遍布全國的售后服務網(wǎng)絡能給他以最有力的保障。他用真誠打動了吉普公司,得到了一輛紅色的四輪驅(qū)動切諾基,還獲得一張在北京吉普全國任何一家特約維修站免費檢修保養(yǎng)車輛的通行證。

資助方說:“我們贊助你并不是看重你能為公司帶來的多少廣告效應,主要是被你的真誠所感動,能夠自費考察中國的民間文化實屬難得”。管祥麟告訴記者,正是因為這一路上,他受到無數(shù)人的幫助,才能夠只身堅持下去。“我常說,我是孤而不獨。表面上我是一個人在考察,實際上,我的背后有無數(shù)支持的力量”。

為了民間藝術他繼續(xù)上路。1998516日,管祥麟擇取了與56個民族數(shù)字的諧音日子,帶著妻子為他準備的“盤纏”,駕駛一輛由北京某汽車有限公司贊助的越野車從淮北市啟程,開始了漫長遙遠的、孤身單車考察56個民族民間藝術的中國行。隨之,演繹了一系列動人的故事。

有媒體報導后,人們深為這位孤膽英雄的壯舉所感動。首先,管祥麟不像大多收藏家一樣是豪富,他只是企業(yè)的一名普通職工。其次,在1983200118年時間里,這位電廠工會圖書管理員憑藉大無畏的膽識,孤身一人縱橫中國數(shù)十萬里,自費考察中國各族民間藝術。從白山黑水的大興安嶺到細浪白沙的南海之濱,從日出扶桑的蓬萊仙島到大漠孤煙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管祥麟的足跡,幾乎履及整個中國版圖!

最初,除了夫人的理解和支持、3年案頭工作的準備和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不接受個人捐贈,不喝酒不抽煙,不住賓館,不花錢住宿(宿在車里),不接受個人資助,不搭乘陌生人,不開快車——可以說他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起的步。他還有一個原則:對各族群有一顆永遠尊重的心,答應的事一定做到,為當?shù)厝伺牡恼掌欢幕兀豚l(xiāng)問俗,遵守當?shù)厝说娘L俗禮儀及禁忌。每到一個城市,他都用極有限的錢先沖洗出為少數(shù)民族村民拍的照片寄回去,心里才踏實,從沒有漏掉一次。為此,他自己常常因缺錢而吃不上飯。

從開始自費游歷考察之后,他基本沒有固定收入。資金由三部分構成:個人多年積蓄、社會企業(yè)以實物方式的贊助以及親朋好友的借貸。

此次活動行程13萬公里,其間遭遇銀環(huán)蛇咬、山洪、四人搶劫、一日遭三劫、蒙古包武裝劫匪和隨時而來的交通危險,如路來滾石、車陷沼澤——歷經(jīng)九死一生!他考察了我國除臺灣省以外的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55個民族,拍攝DV錄像5000余分鐘,圖片6萬張,錄音2000余分鐘,考察筆記180余萬字,征集實物上萬件(套)。

他先后在杭卅、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長沙、淮北等地舉辦考察成果展和報告會,并分別獲得國家有關部門頒發(fā)的“杰出貢獻獎”、“搶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突出成就獎”等。 

說到出行,管祥麟深情地表示,在那1000多個日日夜夜里,無論是作為“戰(zhàn)馬”還是一個“流動的家”,“切諾基”始終與他同甘共苦,考察結束后,不僅要安排它巡回展,還想將它放進未來的博物館,因為從一定意義上看,沒有這輛切諾基就沒有這次“中國行”。 

前中央美院院長、中國民間工藝美委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張仃先生,對管祥麟的壯舉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他是在為后人做事”。中國民間工藝美委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道一教授在給管祥麟的信中寫道:“祥麟:你找到了人生的坐標,抓住了生命的支點,抓住了民族文化之根,不務虛榮,踏實躬行,將自己融匯在深厚的人文之中,既是一種自我凈化的升華,也是對神州大地的擁戴,預祝你的中國行順利到達目的地,那是功德圓滿的一個重要歷程”。

此時的管祥麟,名氣與日俱增,先后有200多家新聞媒體采訪報道。有記者問:文化總有她產(chǎn)生的土壤,那么如何使一種文化以活的形式傳承下來?

    答:民族民間藝術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換一種方式繼續(xù)延續(xù),比如植入到自然或人文的旅游景區(qū),或設立博物館加以保護、展示和傳承等。我希望建立一個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結合的博物館,動態(tài)是指請民間藝人到博物館,以開設作坊的方式傳承民間藝術與觀眾互動;靜態(tài)是指進行陳列56個民族民間藝術的現(xiàn)代展示。

    問:是什么力量支撐著您孤獨行走? 

    答:是一個男人的自尊和責任。我看到了民間藝術的現(xiàn)狀,就有責任去保護;與我的個性也有關系——毅然決定的事就不要改變。

    問:您如何協(xié)調(diào)對民間藝術的責任和對家庭的責任兩者之間的關系?

    答:人在追求一種東西時肯定會有所失,所以,在我選擇了要進行中國行時,我就知道我無法去履行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但我的家人還是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我的妻子為了給我籌集路費三年沒有買過一件衣服。這種無聲的支持,正是戰(zhàn)勝自我,戰(zhàn)勝孤獨的超然力量。

把生命融入民間藝術

三十萬里的追尋,管祥麟從孤獨中走過,執(zhí)著的將散布在民間的文化貝珠一點點揀起,為生活在最低層的民間藝人奔走、呼吁。但愿,這種孤獨的探索和吶喊永遠成為過去,拯救母親藝術,保衛(wèi)我們的精神故土,應該成為我們刻不容緩的民族共識!

管祥麟頗有感觸地說,人一輩子只要選好一件事并且努力去做好它,也就足夠了。我愿意作一位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的發(fā)掘者、見證者、研究者、收藏者和傳播者?疾烀褡迕耖g藝術中國行,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的車輪如同一條感情的紐帶,連接著我和各個民族。當?shù)孛褡宓貐^(qū)的同胞,在了解到我考察工作的意義后,都無私地以各種方式給我以最大的支持,沒有他們的幫助,不要說我完成不了使命,恐怕我的性命也會丟在路上。

……文化的大樹總是在民間的土壤里蘊藏著古老的文明基因,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體文化”,由于歷史的偏見,民間文化并沒有處在與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他們大多是憑借著口傳心授這種脆弱的方式代代相傳,在全球化和現(xiàn)代化的沖擊下,農(nóng)耕文化孕育的民間文化正遭受著毀滅性的重創(chuàng)。

在考察過程中,管祥麟最深切的感受是,民族民間藝術是離不開情感的,離開最珍貴的情感,民族民間藝術無處可覓。所有的民間藝術,無論是美術、戲劇、山曲、山歌,還是刺繡、編織,全與人的情感有關。在山西南沙灣村考察山曲時,村里七旬老人劉寬來,不光為他請來幾十位會唱山曲的老人,而且還親自為他唱了過去走西口時他們最愛唱的歌。

讓管祥麟記憶最為深刻一次是,80年代騎車去瀘沽湖的路上險些餓死的故事。那時從麗江到瀘沽湖尚未有公路通行,百姓物資往來全靠馬幫。初生牛犢不怕虎,管祥麟不顧當?shù)厝藙褡,愣是騎著單車向崇山峻嶺邁進。半路迷途干糧耗盡,他餓暈倒地。醒來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是“羊入虎口”,一只老熊正在用它的熊掌撥弄自己的后背。生命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讓管祥麟自覺地選擇了“假死”狀態(tài),老熊見管祥麟紋絲不動,一番無趣之下,竟默默離去。巨大的恐懼感讓管祥麟一時忘記了饑餓,眼見老熊走遠,他飛快地推起單車,火速逃離。然而,當危險過去,撕心裂肺的饑餓再次襲來時,管祥麟再次暈厥過去。

當他再次醒來時,感覺到臉上有一對飽滿的乳房,嘴邊溢著奶水的甘香。原來,是一個身背幼兒的彝族婦女用自己的乳汁救了性命垂危的他。管祥麟說,“當她看見我醒來,一下子就跳到樹叢里。在遠處打量我。后來她用從懷里掏出了兩塊蕎麥粑粑扔給我。我和著地上的泥土,全數(shù)咽下之后,這才有了些體力”。 這不禁使人想起,抗戰(zhàn)年代山東“紅嫂”以乳汁救助八路軍傷員的事,竟然在管祥麟身上重又演繹!

2000年,管祥麟到陜西省旬邑縣富村拜訪了他慕名已久的剪貼畫藝術大師庫淑蘭,庫淑蘭曾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授予“剪紙藝術大師”的稱號。一個出生在農(nóng)民家庭中的女子,如何具有了這種天賦,至今仍是個謎。庫淑蘭當時的生活條件讓管祥麟非常震驚,他沒想到這樣一位大師級的人物竟然生活在九平方米的通間土坯房子里,一半是土炕,一半是廚房。已經(jīng)81歲高齡的她,仍然每天拖著病痛的身體堅持干著一個農(nóng)村婦女必須干的家務活,伺候著她的老伴。就是在這樣窘迫的生存環(huán)境中,庫淑蘭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 

當時管祥麟為了讓老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與陜西省文化廳等相關部門進行了聯(lián)系,為庫淑蘭晚年生活制定了五項保護措施,包括為她解決醫(yī)藥費、專人照顧她的生活等。后來,他又欣喜的接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打來的長途電話,對所反映的庫淑蘭現(xiàn)況表示出極大的關注,并明確表示,要以組織的形式立即聯(lián)絡庫淑蘭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想盡辦法做好庫淑蘭的生活安置工作。

管祥麟采訪后不久,享譽中外的“剪花娘子”庫淑蘭已經(jīng)不能剪紙了。當美國人知道84歲的庫淑蘭已臥病在床后,她的剪紙價格立刻上漲到五六千美元一幅。因為如果她去世了,就意味著她的剪紙藝術也將隨之消亡。然而這樣一位頗富傳奇色彩的老人,卻一直生活在困窘之中。 

  那時管祥麟說,“如今,她已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階段,有一天,當我們失去了庫淑蘭,我們也將失去這珍貴的民間藝術。有多少像庫淑蘭一樣的民間藝術大師正等著我們?nèi)リP注?”

2003329日,當管祥麟再次打電話到富村詢問庫淑蘭的近況時,話筒的另一邊傳來庫淑蘭鄰居的聲音:“耶(方言,指庫淑蘭)在炕上下不來了,一天吃點,一天不吃,氣短的很,老了,怕不行了……”

    遺憾的是,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春風來的太晚了,庫淑蘭還沒感到一絲春意,就于20041219日在富村辭世人間,終年84歲。她所創(chuàng)造的“剪花娘子”的精神符號與藝術形式,也就此成為絕版。當管祥麟星夜兼程趕去參加庫淑蘭的葬禮,那一刻,管祥麟的心在滴血!

 “淡泊以明志,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會歷練出非凡的意志,整個世界為你讓路!辈簧蒲哉劦墓芟轺霂状握f過這樣的話,這是他的感悟,也是他的一種信念。

他是自費行走的。三年的費用是家里妻子從日子里一點一滴擠出的,還有一部分是向別人借的。加起來的數(shù)現(xiàn)在也能在淮北這樣的城市買套上好的房子。管和家人沒有這樣計算過。盡管妻并不情愿他去行走,可定下的事磐石無改,妻心里明鏡似的。而在他走下來之前,沒有人會給予資金上的資助,只有自己能幫他,妻默然無語心里說。三年里,每月下來工資,妻先把和女兒最低的生活費扣出,剩下的立即跑銀行打在管祥麟的信用卡上,這并不包括管隨時告急要臨時拆兌的款項。家,是惟一能保證管祥麟向前行走的主要的資金來源。一年四季,妻總是工作服,三年沒有新衣,這對她沒什么;低眉折腰向人家借債雖是她最憷頭的,但還能忍;最煎熬的是擔憂、驚恐、思念。女兒說,媽媽經(jīng)常守在電話旁,每晚睡覺前必須檢查一下電話是否放好……管祥麟的家居室不大,溫馨、祥和、簡潔。妻從外面回來,悄悄地拎著裝著幾個橘子的塑料袋。如果以女人的細心可以看出,主婦的日子并不好過。聽說,至今他們還有許多外債。但仍然能讓人感覺到,他們不缺幸福。

然而管祥麟無愧為民族文化的麥田守望者!在歷史的浪濤中,他以藝術家的眼光,旅行家的務實姿態(tài),觀察記錄著華夏民族文化的變遷。對于他,旅行不是游山玩水的浪漫,而是對民族文化真切的關懷。孤獨行走,管祥麟犧牲了個人的小家,為民間文化的碎片,構建了一個整體的大家!

                        拯救,拯救!

民間文化到底是什么?它的藝術內(nèi)涵在哪里?民族民間藝術的具體價值首先表現(xiàn)在精神價值方面。20多年的考察經(jīng)歷讓管祥麟對這些問題有了更多的發(fā)言權。在他看來,民間文化本質(zhì)上是一種農(nóng)耕文明。它的藝術內(nèi)涵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之上的。而現(xiàn)代社會則是建筑在工業(yè)文明的基礎之上,中國正在實現(xiàn)從農(nóng)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過渡的巨大歷史轉(zhuǎn)折!八,民間的文化毀滅幾乎是不可阻擋的,農(nóng)耕文明終將會被工業(yè)文明所取代”。說到這一點管祥麟顯得有些憂傷。但是,他同時也表示,“既然歷史的規(guī)律是農(nóng)耕文明必然要走向消逝,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它還沒有絕跡時,竭盡所能地搶救。為后人留下精神財富的記憶”,管祥麟如是說。

有些事例讓管祥麟至今難忘!在他見到雕刻“白木雕”的老藝人楊樹昌時,老人已經(jīng)69歲,半身不遂了。老人用唯一能活動的左手從床底下拉出工具盒,對管祥麟說,這里還剩下最后的6件木雕,你要是喜歡就都拿走吧。那些東西對我已經(jīng)沒有意義,兒孫們都不愿意學,這門手藝就絕種了。

這件事對管祥麟震動很大,敦促他下定決心盡最大努力去搶救、去保護這些“傳家寶”。在管祥麟看來這是一種責任。

民間藝術本不應是轉(zhuǎn)瞬即逝的,有些盡管現(xiàn)在還是活態(tài)的,但現(xiàn)實的活態(tài)未必永久安全,若沒有得到傳承,隨著這些有著珍貴技藝的民間藝人紛紛離世,她們的絕活也將成為絕唱。因此,搶救工作應該落實到每一個才高藝湛的民間藝人的身上,才能避免“人亡藝絕”的悲!

  事實上,世界上的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在積極行動了。在考察的旅途中,管祥麟不止一次的碰到過來自歐洲、美國、日本的“文化掠奪者”。洋人們往往打著旅游的旗號,花費巨額金費向當?shù)卦∶裾骷囆g品。打包之后,他們再貼上“中國工藝品”的標簽,堂而皇之地運回本國。而這些外國人開出的價格,往往是管祥麟的百倍之多。“所以很多好東西,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給運走”,管祥麟不無心痛地說。在廣西,管祥麟就親眼見證了一起“民居搬遷”事件,來自日本的學者,以10萬元的價格買走一棟完整的壯族木制民居。在搬運回日本前拍好照片,將一磚一瓦編碼。運回日本后,再一對一地復原。

在管祥麟看來,這分明就是一場“文化掠奪”!。“以后,我們要看本民族的文化得花錢去日本、去歐洲看。這多悲哀。 惫芟轺胝f“上世紀,歐美學者也曾打著考察的幌子到中國的西北,到敦煌、新疆去掠奪地下文物,F(xiàn)在,這樣的掠奪已經(jīng)變成地上掠奪了”。目前,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僅要和外國人賽跑,同樣也要和時間賽跑。正如馮驥才所言:“民族民間文化每分鐘都在消失。每一分鐘,都有民間藝人去世”。

有時候,管祥麟的對手還不止“外國的中國民俗研究者”,還包括“生活觀念”,F(xiàn)代化的生活觀念讓那些地處偏僻原本有可能保存民藝的村落,也忙不迭地“破舊立新”。那些其實蘊含了豐厚民族學、美學的物品,就此“消亡”。

“這是與生命聯(lián)系在一起的”,談及今后還要這樣走多少年,管祥麟這樣回答。他覺得前10年,剛剛完成了“普查”工作,后10年到現(xiàn)在,他選擇了十幾個可以深入的品種做專題研究,比如河南灘頭木版年畫。

安得勇士兮走四方

當管祥麟成為焦點人物,不斷有鏡頭對準他的時候,他顯得冷靜而平和,并不 “慷慨陳詞”?偸窃诤喪隽俗约旱慕(jīng)歷之后,當即就馬不停蹄地駕駛著“座騎”,開始了新的征程。

“民間藝術每分鐘都在消亡”,管祥麟談起這個話題就剎不了車:“我是盡可能與時間和生活觀念的更新賽跑”。在他行走16年之后,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國家民委等部門聯(lián)合發(fā)起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中國民協(xié)主席馮驥才得知了管祥麟的義舉之后,連聲對他說:“慚愧,慚愧”!

  1999年,管祥麟在貴州臺江縣革東鎮(zhèn)源江村的一個苗族村落里,看到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服飾,完全手工刺繡,用了六七年的時間才繡成。管祥麟非常希望能收購一套,但這樣一套服飾不包括銀飾也要1600元一套,如果包括銀飾和其他裝飾要五六千元一套。當時,管祥麟囊中已羞澀到了連吃碗面條都需控制的地步。2000年,當他籌夠了錢再到那個村子時,卻被告知,村里所有的服飾已被一個美國人以8萬多元人民幣的價格全部買走了。那個美國人就坐在村子中央,一件一件地收購,照單全收。 

管祥麟說,這種事情他遇到過多次,“那位收購民居的日本人曾問我如何看待他的行為,我告訴他,就民族責任感而言,我覺得挺遺憾的,中國人自己沒有意識到要保留的文化,卻被你運到日本去保留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但從更高的角度上看,我們自己沒保存下的東西,也許將來可以在你那里找到,從這個角度說,我挺感謝你的”。 

是的,中國民族民間藝術正以近乎崩潰的速度走向消亡,F(xiàn)代物質(zhì)文明正在從根本上破壞民族民間藝術,這種破壞是終結式的。而現(xiàn)在,對民族民間藝術已經(jīng)構成最嚴重威脅的是鋪天蓋地而來的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

  完全可以預料,再過幾十年,當我們步入更為發(fā)達的階段時,我們會悵然地想找回我們曾經(jīng)輕易丟掉的東西。與其到那時再回過頭來做,為什么現(xiàn)在不做亡羊補牢的工作呢?回首往事,讓我們遺憾,讓我們追悔莫及的事情還少嗎?!

管祥麟曾多次表示,首先他要完成“管祥麟只身考察56個民族民間藝術中國行”最后的行程。然后整理編輯出版一系列的畫冊、專著、叢書和音像光盤、電視紀錄片、電影故事片,舉辦民族民間藝術國內(nèi)國際巡回展覽,尋求合作建成中國56個民族民間美術博物館,建成中國56個民族民間藝術圖像數(shù)據(jù)庫。

20096月,“管祥麟只身考察56個民族民間藝術成果展”展覽,又一次在深圳展出,在國內(nèi)外引起轟動,盡管它很短暫。

今天的管祥麟,已經(jīng)當選為“中國十大當代徐霞客”,又被浙江寧海聘為形象大使,管祥麟,連同他的展品在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但他仍在為搶救中國的民間藝術踏踏實實做著自己的事情。他的生命已經(jīng)和民間藝術融入為一體。

應當感謝,在管祥麟艱難的“中國行”途中,不乏一些善良的、大義的部門和有識之士在關注著他、幫助他。     然而管祥麟有個未了卻的最大心愿,就是盡快將20年來考察的成果用一座“博物館”的形式回饋給社會,讓各民族璀璨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薪火相傳,永銘史冊。如今,每當夜闌人靜,他都在深深的嘆息:這些珍貴的民族文化瑰寶將安何?哪里覓得這些文化瑰寶的“家”?

畢竟,中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需要全社會的多方力量來拯救和保護的,終非一個人的能力所及。

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勇士兮走四方……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人才匯聚 | 互信同心 | 大愛基地
Copyright @ 大愛網(wǎng) All right reserved. ICP備案號:京ICP備11029600號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